超车是汽车在行驶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比较危险的行为。超车,即车辆到了另外一辆车的侧面,从后面跨越后面同标的目的行驶的车辆。今天,重庆驾校就给大家介绍科目三路考之超车的操作技巧。
驾校学员在复盛电子路考的过程中,当听到车载语音提示“请超越前方车辆”,驾校考生应进行以下操作:
1.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后方和左侧交通情况。
2.选择合理的超车时机,不得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
3.开左转向灯,等待3秒后进行从左侧超车。
4.超车时应与被超越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5.超车后不得急转向驶回本车道,妨碍被超车辆正常行驶。
6.听到语音指令后,应在25秒内完成超车。
7.夜间超车时,应变换使用远、近光灯提醒被超越车辆。
科目三路考之超车操作要求:
超车前,保持与被超越车辆的安全跟车距离。观察左侧交通情况,开启左转向灯,选择合理时机,鸣喇叭或交替使用远近光灯,从被超越车辆的左侧超越。
超车时,侧头观察被超越车辆的动态,保持横向安全距离。
超越后,在不影响被超越车辆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开启右转向灯,逐渐驶回原车道,关闭转向灯。
科目三路考之超车评扣分标准:
a)超车前不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后方和左侧交通情况的,不合格;
b)超车时机选择不合理,影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的,不合格;
c)超车时,未侧头观察被超越车辆动态的,不合格;
d)超车时未与被超越车辆保持安全距离的,不合格;
e)超车后急转向驶回原车道,妨碍被超车辆正常行驶的,不合格;
f)在没有中心线或同方向只有一条行车道的道路上从右侧超车的,不合格;
g)当后车发出超车信号时,具备让车条件不减速靠右让行的,扣10分。
科目三路考之超车小技巧:
超车的时机
当你发现你前面的车由于自身原因已经严重影响到整个车道的车流速度,且旁边有可以安全借道的车道,这时你可以考虑超车。用于超车的车道通常是内侧车道,即较靠近门路中间而离路肩较远的车道。在靠右行驶的地域,超车道为靠左的车道;在靠左行驶的地域,超车道为靠右的车道。
超车的基本要领
超车需要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迅速完成,加速和并线动作要干净利落,需要注意一下要领。
1.眼观六路,超车前一定要先观察所要借用车道的状况,及所要超的车前面的车辆行驶状况。
2.降档提速,为提高油门响应速度,增大扭矩,以便快速提速。自动挡车型要迅速把油门踩到底,手动需要先降档,然后再迅速踩下油门加速。
3.左右逢源,超车过程中切忌连续并线,并线弯沉后直行加速,观察后方确定安全在并回原车道。
4.遇静则缓,行车遇到前面静止的车辆需要超越时,特别在路面很窄的情况下,超车时一定要缓慢,并随时准备停车,以防止静止的前面的车突然打开车门,发生冲撞。
我们需要超车的技巧,但不是提倡频繁超车。另外,很多情况下并不适合超车。
禁止超车
1.首先在拥堵路况下最好不要超车。
2.对于双向通行双车道的道路,上坡的时候,特别在接近坡顶的时候,最好不要超车。
3.超车是相对复杂的驾驶动作,作为车主应充分了解自己多驾车型的加速性能,这样在超车时才能准确无误地判断是否够快速、安全超车。
以上就是关于科目三路考之超车的操作技巧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交通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经验交流:驾校科目三路考之超车的操作技巧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交通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391-6911155,0391-6911166
驾校科目三路考之超车的操作技巧相关阅读:
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很难?掌握了方法,一点都不难
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难度是科目二仅次于倒车入库的项目,是最容易丢分的项目,80%以上的人要在这里至少扣10分。
一般考场都有几条坡道同时开考,如果前方有人在考试,一定要在白色线停车等待,等前方考试车离开以后才可以进入考试区域。
1、对方向
进入坡道考试区域后,首先要摆正车身,对齐位置。有的教练是让学员把引擎盖右侧三分之一处对准右侧黄线边线上坡,有的是方向盘对停车标线的某一点。
因为是上坡,所以离合要慢慢放一点,否则车可能熄火。但一定要注意速度,很多人因为在这里没搞好速度导致熄火,车轮右侧压线,或定点停车位置不对。
注意:当从右后视镜观察发现车身离右边库线较远时,方向盘向右打点,过会发现距离差不多后回正,此时其实车身还未回正,应该再把方向盘向左边打点,否则随着车不断向前开,右前轮会压线。
2、定点停车
当发现右侧雨刷处的节点纸和右边停车杆重合时迅速踩离合刹车;有的教练是让学员看左侧后视镜下沿完全看到坡道实全部黄线时停车。
注意:很多教练的方法、看点是根据考场来设置的,所以约考科目二前记得征询教练的意见。
3、定点启动
(1)打左转向灯,上拨就是右,下按是左。
(2)启动前一定要在脑海梳理一遍哪只脚是离合哪只脚是刹车,这个非常重要。很多人后溜很多一部分是因为紧张没意识到哪只脚是离合,哪只脚是刹车导致的。
(3)轻轻地松离合,此时感觉到车头震动很大,发动机的声音很闷,放开刹车,此时离合就不要再随意动了,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