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怕的就是起步的时候熄火,如果车停在上坡路段起步的时候还会熄火。那么我们要怎么防止在上坡起步的时候熄火及后溜?
起步时只要拉紧手制动,慢慢抬起离合器至结合点,此时立即稳住离合器,放下手制动,车子就不会出现“溜坡”现象。汽车上坡起步时,由于受到的阻力较大,所以离合器要比平路多稳3-4秒,当您放下手制动时,千万不要马上松离合器,须立即加油,等车子慢速行进3-4m时,再将离合器慢慢抬起,这样就能保证车子在坡道上平稳起步不至于熄火。要敢加油,在上坡起步,放下手刹时,要立即加油,使发动机的转速达到1500转左右,这样才能保证汽车上坡起步动力充沛,不会出现“抖动”现象。能否平稳在坡道起步,关键在于手脚能否配合得当,否则,将会造成发动机熄火或汽车的后溜。
一、爬坡时间较长时
爬坡用高速挡硬撑会使汽车车速急剧下降,造成换挡(由较高一档换入较低一档)困难,等于汽车重新起步,浪费很多燃料。因此,应提前换入抵挡。如用低速挡硬冲,其结果必然要加大油门,迫使省油器参加工作。此时,虽然发动机转速很高,但车速增加却很有限,结果导致油耗猛增。因此,当感到汽车有余力能够用较高档位行驶时,应及时换入高一级档位。即汽车行驶尽量采用高速挡。当车辆通过短而坡度较小的上坡道时,若路面宽阔平整,视线良好,可利用惯性加速冲上坡。
当车辆长时间坡道运行,应将加速踏板踏下3/4左右,此则使发动机保持足够的动力,并且可防止发动机温度过热。
二、汽车上陡坡时
必须根据坡道情况选择适当的挡位行驶,使发动机保持足够的动力。当动力不足时,应迅速减挡,切不可强撑,以至造成拖挡熄火。如错过换挡时机,可越级减挡。若遇换不进挡或发动机熄火时,应立即联合使用行车制动器与驻车制动器强行停车,然后重新起步。坡度太陡,车辆动力不足而通过困难时,就卸下部分货物,或让其他乘员持三角木,随车走在靠山一侧的后轮旁边,待车辆接近停住时,迅速将三角木垫人车轮后方,抵住轮胎防止车辆后溜。若遇车辆失控后溜时,应把车尾转向靠山的一侧,使车尾抵在山石上,而将车辆停住。此时注意转向盘不能转错,以免发生事故。在冰雪、泥泞等湿滑的坡道上行车,若遇有前车正在爬坡时,后车应选择适当地点停车,等前车通过再爬坡。
在接近坡顶时,应注意相向车辆或行人,防止发生交通事故,因为这时对正常观察会形成一定的视线盲区。
1、重车在爬坡由较高一档换入较低一档时,不要等到汽车的惯性消失时再换档,而应适应提前换档,否则将难以低档。或即使换入低档也不是该档的经济车速,严重时会导致坡中停车,需要重新起步,从而增加油耗。
2、不要低速档高速爬坡。
3、不要加大油门勉强爬坡。这比用低一档的经济车速爬到坡顶费油。
4、不要临到坡前才加速冲坡,而应先对坡度的大小,长短做出适当估计,提前加速,充分利用汽车的惯性冲坡,做到“高速档不硬撑,低速档不硬冲”,以利节油。
以上就是炎黄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经验交流:怎么防止上坡起步熄火及后溜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
怎么防止上坡起步熄火及后溜相关阅读:
新手必看 手刹和脚刹的区别
学过车的朋友都知道,汽车有手刹和脚刹。如果要问到手刹和脚刹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一、脚刹
脚刹就是车辆主制动器,刹车力的传递是刹车踏板的机械力传递给液压,刹车油液的液压力通过管路传递到制动盘的做动器,刹车力度很大,且控制轻松省力。是正常行驶中的制动装置。
二、手刹
手刹的专业称呼是辅助制动器(驻车制动器),与主制动器的原理不同,其是采用钢丝拉线连接到后制动蹄上,以对车子进行制动。长期使用手刹会使钢丝产生塑性变形,由于这种变形是不可恢复的,所以长期使用会降低效用,手刹的行程也会增加。 与手刹配套使用的还有回复弹簧。拉起手刹制动时,弹簧被拉长;手刹松开,弹簧回复原长。长期使用手刹时,弹簧也会产生相应变形。任何零件在长期、频繁使用时,都存在效用降低的现象。但这并不是意味着“不使用”,而是说针对零件的特点应该“正常使用”。新车手刹较紧,而使用年限长的车手刹行程增长就是这些原因导致。
两种刹车通过不同的途径控制刹车卡钳的做动。手刹仅作用在后轮,这也是为什么传统飘移靠拉手刹来实现,就是使后轮失去抓地力打滑而是车辆发生侧向移位滑动,WRC专业赛车的手刹机械强度更大,手柄更长,离驾驶员也更近,很多人会误以为是变速杆。主制动器失灵时可以采取手刹来应急辅助制动,但不能太猛力操作,除非你在车辆主刹车实效时还想玩飘移!
注意:长时间停车不宜使用手刹
停车时间超过12个小时,应该属于长时间停车。比如,车主出差或者出游时,把车子长时间停放在家中或者户外。这种停车由于较长时间地让钢丝处于绷紧状态,容易造成钢丝的塑性不可恢复变形,加速了钢丝老化,而且减低寿命。
特别是长时间斜坡停车,如果钢丝发生松弛、断裂,车子容易发生溜坡,危险性很大。停车时,应尽量保证车子各个零部件在不受力的情况下,进行手刹制动。
以上就是手刹和脚刹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