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CARXCS"↑订阅本刊
发动机水箱翻水的几种现象与排查方法
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或停机瞬间,冷却液从水箱或膨胀水箱加水口处喷(翻)出来。由于喷(翻)水的现象是在多种情况下均有出现,给我们分析、鉴定带来了不少麻烦和困难。为了快速、准确地分析、鉴定故障原因,以便于及时的排除故障。现对各种喷(翻)水的现象进行分析,供各位同仁参考!
1、加油门翻水:
起动发动机或加大油门提高发动机转速时(不管水温高或低),水箱(膨胀水箱)加水口有冷却液喷(翻)出来(也可能同时有大量的气体喷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冲缸垫(湿式缸套)或缸套、缸盖有较大的砂眼或裂纹。
这是由于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气缸内的压缩空气或燃气的压力大于冷却水道内冷却液的压力。这些气体会通过缸垫冲坏处或缸套、缸盖较大的砂眼或裂纹处压入发动机水道内。迫使发动机水道内的冷却液从水箱(膨胀水箱)加水口往外喷(翻)出。同时,此故障产生后可能还会出现发动机起动困难或无法起动、发动机抖动、动力下降、排气管喷水或冒白烟等故障。检查时可以采取断缸法,分别断开各缸高压油管(机械喷油泵)、电磁阀(电控单体泵、高压共轨)。观察发动机工作时水箱(膨胀水箱)加水口喷(翻)水现象。判断是哪个缸出现问题。当断到某一缸时,水箱(膨胀水箱)加水口喷(翻)水量明显减小或没有喷(翻)水现象,则该缸已经出现冲缸垫(湿式缸套)或缸套、缸盖有较大的砂眼或裂纹2、发动机工作时冷却液内无空气(冷却液运行时无气泡)出现翻水
发动机起动后,不管是水温高或水温低,加油门时膨胀水箱加水口不往外(翻)冷却液而收油门时则从加水口处往外喷(翻)冷却液。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1)、水箱上水室或节温器上部通往膨胀水箱的回水(气)管堵塞或不畅通。这是由于加油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水泵在高转速下工作,此时机体、缸盖发动机出水总管及水箱上水室内冷却液的压力很大,而水箱散热管内、水箱下水室及水泵进水管内的冷却液均处于负压状态,水箱散热管内的冷却液在快速地往下水室运动,如突然收油门或停机,水泵工作效率降低或停止工作此时,机体、缸盖、出水总管、水箱上水室内的冷却液压力还是比较大,这些部位较大压力的冷却液会按照原来的运动方向及线路继续运行(物体运动惯性),机体、缸盖、出水总管内冷却液的压力会讯速降低(有时还有可能出现负压现象),水箱上水室冷却液的压力较高,如果水箱上水室及节温器盖上通往膨胀水箱的回水(气)管堵塞或不畅通的话,由于高压及惯性的作用使得水箱上水室的冷却液快速往水箱下水室运动,水箱下水室及其出水管内冷却液的压力会讯速提高,高压的作用下使得冷却液沿着膨胀水箱进水管快速反向涌上膨胀水箱至加水口处,造成水箱(喷)翻水。2)、水箱、膨胀水箱压力盖损坏、开启压力过低或膨胀水箱位置过低发动机工作时冷却液内有空气(冷却液运行时有气泡)出现
A、 空压机缸盖有砂眼、裂纹或进回水管漏气
B、 取暖器散热管有砂眼、焊缝或进、回水管漏气
C、 水箱、水箱出水管及小循环管漏气
D、发动机内部冲缸垫、缸套或缸盖有砂眼或裂纹
以上就是交通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驾驶技巧:发动机水箱翻水的几种现象与排查方法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交通驾校报名咨询电话:0563-4430888 0563-4430979
发动机水箱翻水的几种现象与排查方法相关阅读:
一分钟教你看懂汽车尾标,识破车企套路
<汽车尾标里面有大学问,可不要小瞧它。尾标是展示汽车型号、配置、技术、排量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汽车尾标的那些事儿!/span>
对于尾标来说,恐怕没有哪家车企比奔驰和宝马这两家做的更好了,看上去简单明了也好记。从40多年前确定了以数字命名不同车型方式之后,宝马就以后两位数代表引擎的排量。此后同样随着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兴起,后两位数逐渐变成了以“缸数+动力等级”来命名的方式,但依旧保留了传统的三位数字。
用马力来命名车型,是世界上最早命名车型的方式。早期没有车型之分,均以马力大小为准。所以早期的命名方式多为「名字+多少Ps」。进入 21 世纪后,以马力为代号的车型,恐怕最有名的就属超跑品牌兰博基尼了。Murciélago就以“LP+马力”的形式来命名,第一款为 LP640 ,此后有了580、610、700、750 等等。
采用扭矩命名车型的方式,最早是由大众牵头带起来的风潮。自从TSI 发动机在中国火的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大众想到了再一次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方法。不仅把车做大,还要把数字也做大。发动机的扭矩数值往往大于其功率数值,所以大众就很机智的采用了“发动机扭矩+TSI”的命名方式。380、330以及280均是其不同调校发动机的峰值扭矩。
这种命名方式,目前只有任性的奥迪这样做。奥迪也许觉得“四个圈”的风格很酷,尾标也不能掉链子。便选择采用了一套复杂的公式来计算各个车辆的数值,其具体含义大约为百公里加速的能力。公式如下:
100 公里 ÷ 1 小时 ÷ 0-100 公里加速时间 ×10 =结果(四舍五入)
简化一下: 278 ÷ 百公里加速时间 = TFSI 数值
但是由于其特殊的数字结构:即2位数+T的形式,往往会让人误以为是发动机排量数值,所以如果一个不太懂车的人在路上走,发现到处跑的都是5.0T发动机(50TFSI)的奥迪,想想岂不是很可怕。
说到电动车,当然以特斯拉为代表。它的命名方式跟传统动力车型不同。像马力,扭矩,加速度等这些数据在电动车面前完全不值一提。电动车最大的问题是电池容量,所以就像汽车发展之初以马力来命名的最简朴的方式一样,特斯拉以车型所搭载的电池容量来命名: 60D 就代表 60KWH 的电池容量, 75D 代表 75KWH ,以此类推。
最后一种,不走寻常路的“唬人”型车标,比如通用。把自然吸气发动机的命名方式改了,连自然吸气车型也不用排量了,例如1.5L的英朗被命名为15N,1.5L的威朗则命名为15S,而1.4T的英朗被命名为18T,1.5T的威朗则被命名为20T。命名方式压根无迹可寻,属于想叫什么纯粹看心情。
我们来聊聊:
各大车企这么拼命在尾标的道路上行走到底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品牌抛弃传统的排量尾标呢?估计是抓住了老百姓普遍认为数字越大越厉害,感觉不仅牛而且大气的心里,还能让小排量发动机的尾标看上去很有气势。所以我们在购车时一定要事先做好功课,不要被这些套路迷惑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