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员甲和乙在同个驾校同一个教练处学车,甲学员用3个月就顺利拿到了驾驶证,而乙拖拖拉拉了近三年,到有效期快截止时才拿到驾驶证,来对比一下他们是怎样学车的:
一、报名前
甲:报名前咨询清楚所需要的材料。驾驶员相片、体检表、居住证、在一周内就准备齐全快递寄给驾校或者拿到我校报名点。驾校收齐所有资料后就交去有关部门审核。很快就进行了正常的学习流程。
乙:报名前咨询清楚所需要的材料。当场来得及交的资料都交了,剩下的一份体检表一直没时间去医院进行办理,导致资料一直在驾校放着无法上传。无法进入正常的学习流程。
二、报名后
甲:报名成功后,开始着手学习科目一,争取每次做题的都能达到90分以上。
乙:回家后还是一样,将学车这件事抛到九霄云外,明天考试今天才开始刷题。
三、练车安排
甲:根据自己时间计划好练车时间,提前和教练打电话预留练车,尽量不缺席。争取一次学会通过考试。
乙:十天半个月不到场地一次,催促总说没空,上次学的下次来时间太长又忘了,每次来都跟新学的一样。
四、学车过程
甲:学车过程专注认真,注意教练的演示和讲解,加上自己的对比练习,直至灵活运用。
乙:认为教练的教学简单,完成一次就不愿再认真,轮到自己就上车练习,轮到别人也不看,只顾着低头自己玩手机。
五、学车个性
甲:低调谦虚,善于向他人学习,遇到问题第一时间与教练积极沟通,与其他学员相处融洽。
乙:张扬浮躁,自我为中心,习惯从别人身上找问题,有怨气缺不懂得排解。
六、没有练车时
甲:抽出一些时间回顾学车的内容,反思练车过程出现的不足,规划下次练车的注意问题。
乙:回家后一般不会再考虑练车的事,唯一相关的是:到底什么时候能参加考试?
七、受到批评
甲:真诚接受批评,毕竟教练的工资是和学员的通过率息息相关的。努力改正自己练车时候的错误,直到完美通过考试!
乙:对教练的教学不当回事,教练说东就偏偏走西。总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够好,我行我素。临到考试一紧张不通过了责任就全赖在教练身上。
八、考试时
甲:稳扎稳打,平时训练基础扎实,考试基本都是一次通过。
乙:手忙脚乱,考试时才发现问题很多,平时练车讲过的怎么挽救的基本都忘了。导致补考浪费时间浪费金钱。实在不值得!
这样一对比,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学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希望在学驾路上,有更多的人选择做甲学员,而不是乙学员。
你考驾照用了多长时间?为什么有的人3个月能拿证?相关阅读:
为什么有些学员练车很努力!天天练车仍然考不过?
今天去了训练场,训练场边上有个小卖部,店主是个60岁左右的老阿姨。
我在小卖部等人,刚好看到阿姨指着场地里练车的学员跟人聊天:那谁15号考试,这个星期每天都在这里练车,小伙子挺勤快哦,可是挂科几次了,老练不好,我天天看他练,这么简单我都会了。
听老阿姨说的我自己都有点惭愧,我刚开始学车那会情况也不是很好,但还是慢慢适应下来。
是的,很多学员练车很努力,比教练去的还早,比教练还敬业,但偏偏这样练车努力的学员,却总是要考好几次才能通过考试,为什么呢?
要勤奋练车,更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首先,教练交给我们的开车技巧,我们不要死记硬背,要结合实际驾驶操作,才能学会开车本领。
其次,不要只会每个项目的操作,却忽略了细节问题。有的学员,每个项目的操作技巧都练得非常熟练。
但考试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些小细节,像安全带没系、车门没关好,导致考试失败。
最后,在练车的过程中,不懂的地方要及时找教练沟通,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乱来,教练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哪怕你出错了,他也能够更好地帮助纠正和调整。
点位不要生搬硬套,学会灵活调整
举个例子,右倒车入库看点技巧:
(1)左后视镜与黄色虚线平齐时,右打死;
(2)右后视镜中,车身与库角空间距离为30公分时,回方向(回一圈、一圈半或回正,各个教练不同)
(3)右车尾“碰”库角时,右打死进库。
(4)进库后摆正车身。
(5)左后视镜下沿挡住2号线时停车。
理论上,按照上面的方法,就可以准确地倒车入库,但现实是,很多童鞋车速不稳定,或打方向速度慢,错过打方向时机,结果入库后一边宽一边窄。
又比如停车点选择,都知道是左后视镜下沿挡住2号线时停车,但身高不同,点位就有差距,这需要童鞋们自己平时体会。
又比如第3步车尾碰库角右打死入库,这里有个30公分距离需要童鞋们把握好,但一定得是30公分吗?
学车要有重点
科目二练什么?你肯定可以说出这五项:倒车入库,侧方位停车、曲线行驶、直角转弯和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但从技术上来看,桔子觉得有3点非常重要:用离合器平稳控制速度、快速准确打方向和准确看点位。
为什么倒车入库要最先练习?为什么倒车入库训练时间占据了科目二训练的大半时间?因为倒车入库里上述3点都需要用到,只要倒车入库熟练了,其它4项都基本不成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