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一名男子在驾考科目三考试时没有过关,竟然情绪激动晕倒了。众人将他送到医院一查,发现是颅内动脉瘤被引爆,导致脑出血。
4月18日一早,35岁的张某参加科目三考试。因为平时工作较忙,练车时间不多,再加上考场线路不是特别熟,到考场后张某便有些紧张,一直在看路线图,连早餐都顾不上吃。到了下午4点多,张某终于进了考场,半小时后,他从考场出来后情绪很激动。他告诉教练,因为太紧张,考试挂科了。
话音刚落不久,张某突然昏倒在地。教练以为他是中午没吃饭导致低血糖晕倒了,立即将他送到了古田三路的普爱医院。医生检查发现,张某昏倒是因颅内的一个“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破了。
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许涛介绍,由于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等因素,一些中青年人也会出现脑出血。张某的颅内动脉瘤很可能就是在他情绪过于激动后引爆的。
医生提醒,年轻人平时若出现莫名的头昏头痛,不要大意,最好拍个脑部CT排查一下是否有相关疾病。
男子驾考挂科后晕倒 情绪过激脑出血相关阅读:
夏季车辆爆胎的原因有哪些
夏季经常会出现车辆爆胎的情况,那么,对于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爆胎的情况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首先确认是前轮爆胎还是后轮爆胎?爆胎时作为一名正在学车的新手该如何应对?
如果是前脸爆胎,那么双手不能乱摸,一定要握紧方向盘,调整车头方向,动作不能过大或者过猛。另外,更加不能急踩刹车,等车辆速度逐渐降下来后,再将车辆驾驶进紧急车道上,然后在车后远处(100-200米)处放置警示三角牌。
若是后轮爆胎,车子将会偏爆胎的一则移动,此时应收油门将汽车速度缓降下来。值得提及的是,与前轮爆胎不一样,由于后轮不具有导向功能,而且一般车的后来承载重量相对不高,因此,后轮爆胎并不是非常危险,只需要握稳方向盘。
如何预防爆胎?
1. 将夏季胎压的减小量控制在10%左右最为合适
夏季高温袭来,路面温度升高,胎压很容易上升,一旦胎压过高,很容易加速轮胎磨损,从而引起爆胎。如果车主资金比较充裕,还可为轮胎和备胎充氮气。氮气为惰性双原子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跃,热膨胀系数低,热传导性低,在温度变化时,体积膨胀的程度远比空气低,降低了爆胎几率。充氮气的轮胎行驶时变形小,抓地能力提高,降低了滚动阻力而减少燃油消耗。
2. 高温天气,在高速路上一般开两个小时后就要让车停下来,但不能往车胎上洒水,以免轮胎变形。同时要注意中途停车让轮胎休息一下降降温。给轮胎降温降压时,要让其自然降温,不可采用往轮胎上泼冷水等手段,这样会使轮胎产生裂纹,缩短轮胎使用寿命。
3. 尽量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
当气温达到35℃到37℃,汽车时速达到100公里以上的高速行驶时,容易发生爆胎事故。在长途、高速行驶中,应尽量避免急加速和急刹车,因为这样的举动会使胎内“容量”变小,加剧轮胎的磨损和增加瞬间压力从而引发爆胎。因此车主们在长途、高速行驶中应养成中速行驶的习惯。
4. 停车应当保证四轮都停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切不可将车停在一高一低的路面上。否则,处于最低处的轮胎会受到过高的压力,造成轮胎内部钢丝变形导致轮胎损坏。
夏天气温升高,轮胎受热胀冷缩影响,整体会膨胀,内部气压升高,胎体也会变薄,增加了轮胎爆胎的几率,据悉高速公路上的事故46%是由于轮胎故障引发,而爆胎占事故总量的70%,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对车胎的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