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教练教你调节后视镜,一般是以看见参照物为准,但实际路面上,根本没有太多标准的线可供选择,尤其在乡间道路甚至路上的线也是不翼而飞。那么在实际用车过程中,我们真的会调节座椅和后视镜吗?不管你是准车主还是新车主或是多年的老司机,一起在学习一下吧。
第一步:调节座椅高低
当你坐进驾驶舱后,要根据自己的身高来调整坐姿的高低。现在很多家轿都提供高度调节手动或自动,如果汽车不能调节,不要采取往屁股下面垫放坐垫的方法。如果在紧急情况下,你的屁股不能很好的固定在座椅上,也就不能很好的控制车辆。一般座椅设计不会太高,可以满足一般人群的需求。但买车时还是要选择带座椅调节功能的车型。
第二步:调节座椅远近
调节远近就是根据自己的胖瘦来感受了,当然还要根据自己腿的长短了。最佳的调节是在踩死刹车时膝关节略微弯曲。这是因为在需要紧急刹车的情况下,过远的人不能准确的操作,迅速的大力制动,很容易造成追尾的事故,而过近的距离则会让身体与方向盘太近,发生紧急情况对驾驶员造成严重伤害。
第三步:调节靠背角度
很多老司机喜欢把靠背调成沙发式,感觉很舒适,认为这样也不容易疲劳。但这样开车是很危险的,在紧急避险时会大大降低操作的准确性,甚至会使方向盘脱手、安全带勒到脖子等情况。
正确的方法是肩部贴紧靠背、伸直双臂,手腕保证能轻松的搭在方向盘上。
第四步:调节方向盘
调节好座椅后,就该调节方向盘了,方向盘过高对操作造成一定的障碍,方向盘过低会在发生事故时对腿部造成伤害。根据自己身体需要来调节,调整完成后再看看手腕能不能搭在方向盘沿之上。
第五步:调节头枕
头枕是保护颈椎的主要工具,它的重要性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正确调整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调整头枕时,应该让头枕的水平中心线与眼睛齐平。
第六步:调整车内后视镜
正确的调整方式,远方的水平线横置于中央后视镜的中线位置,然后再移动左右,把自己右耳的影像刚好放在镜面的左缘。
第七步:调整左右后视镜
左侧后视镜正确调整方式,把水平线置于后视镜中线位置,然后再把车身的边缘调到占据镜面影像的1/4。
右侧后视镜比较重要,因为驾驶室在左侧,再加上有时路边停车需要,右侧后视镜在高速上下位置时地面面积应留得较大,约占镜面的2/3,而左右位置同样调整到车身占1/4镜面面积即可。
调整座椅和后视镜技巧解析相关阅读:
学车三步走,让你的学车之旅更高效
拿到驾照的快慢,除了驾校等方面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与自己学习的速度有关,因为车管所安排考试都是常规性的,而驾校方面如果觉得你可以考试了,绝大多数也不会不让考试。学车最主要的是“学练结合”,很多学员在驾校学车时只关注了“练车”,却不知道遗漏了更多值得关注的地方。所谓“心急吃不着热豆腐”,学车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说,自己掌握科学的学车方法,再辅以实战练习,只要按照理论学习、驾校练车和日常练习三步走,如期拿下驾照并不是什么难事。
那么,如何科学安排才能使自己的学车之旅更加轻松高效呢?主要是把握理论学习、驾校练车和日常练习三大步骤。
理论学习:勤做题、多做题
与理论相关的就是科目一和科目四了。很多参加过科目一考试的学员都说,即使不看书,也能够轻松拿到80多分。这也就说明考试中的很多问题其实是与常识分不开的。
当然了,仅仅这么多还是不够的,按照规定科目一考试必须要过了90分才算合格。在数千道题目里如何才能准确找出自己薄弱的题目?答案就是多做题,现在各种学车网站都有题库供学员进行练习、模拟,学员可以边做边学,一方面是“温故知新”,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复习,对不知道的知识进行加深记忆;另一方面通过模拟考试也能提前适应正式考试。
驾校练车:摆正心态很重要
不可否认的是总有那么一些人学起车来比别人更快,教练教过的知识上手两三遍就会了,有的时候还善于从失误中总结经验,虽然同样是一起学车的,看到他们熟练的动作后总会让人心中失落:难道是我真笨不成?
其实,对于开车这种实用性技能,根本就没有必要在意是不是比别人差,即便是学习慢的人,一旦学会开车、熟练驾驶了,与那些早会开车的人相比也不差在哪里。与其认为自己比别人差,不如就摆正心态扎实学、勤练习,在最终的结果上大家都是一样的。
平日练习:多观察,多请教
没有拿到驾照前,作为学员是不能单独开车上路的。这时候可以多注意一下周边会开车的朋友、亲人,乃至出租车司机,或者干脆就看看路上的车来车往,也能从中观察出很多“道道”,对于今后自己亲自开车上路裨益良多。
另外,即便是拿到驾照了,也绝对不等同于你的学车之旅就结束了,作为新手还有更多的知识去学习,更多的难题去解决,如果对自己的开车技术不自信,也可以请一位陪驾,也可以让自己会开车的亲朋好友当陪驾,作为陪驾不会太多地进行说教,只有在紧急时候才会出手,同时陪驾也能对个人在开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进行评价、指导,对于新手快速成长为“老手”,尤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