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路况相对复杂,交通指示灯繁多,稍微一不小心,会因为错过路口或走过头等因素,需要绕大圈或者掉头。什么情况下可以或不可以呢?
1.有掉头灯的路口
无论什么样的路口,如果有专门的掉头指示灯或地面标线,一律按照指示灯和地面标线的指示行驶,一般在最左侧,当然也有稍显奇葩将标识设置在右侧的。
2.无掉头灯有左转灯的路口
一般来说,只要没有禁止掉头标识或单独掉头指示灯的情况下,机动车均可以在不影响正常行驶车辆及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随时掉头。一般道路中的中央隔离带也会在接近路口时由实线变为虚线,车辆可在此区域进行掉头。
3.黄色网格区域
黄色网格线区域代表禁止停车,如果前方红灯时,后方车辆应该避让开此块区域。但在这一区域掉头是被允许的,只要中央没有隔离护栏,机动车可以在此区域进行掉头。
4.“禁左”具“禁止掉头”效力
路口如有“禁止左转”标志,即使未悬挂“禁止掉头”标志,该路口也禁止掉头。“禁止左转”标志,同时具有“禁止左转”、“禁止掉头”两种效力。
交叉路口左侧第一条车道如果是直行车道,马路上的标线只要没有画出“直行带导向箭头”,司机不得掉头,否则,就会被处罚。
5.斑马线区域
有些道路中施画有斑马线,虽然这一区域一般并没有禁止掉头标识,但是这种区域等同于人行道,是绝对不允许掉头的。
6.最左侧车道只有直行箭头
一般接近路口处,各车道内会施画箭头引导机动车按行驶方向进行车道选择,而左侧第一条车道如果只有直行箭头,此时即便没有禁止掉头的标志也是不能进行掉头的。
7、无“禁止”标志视同允许掉头
行至路口,只要没有“禁止左转”、“禁止掉头”标志,司机就可掉头,掉头时不必关注红绿灯变化。
但假若路口已有明显标示牌,写有“左转绿灯亮时”、“红灯亮时”等字样,掉头时则受红绿灯拘束,须遵守提示语的约定。
8、单黄实线禁止掉头
与路口相同,路段如无“禁止掉头”标志,允许掉头。
但是,路段掉头需注意道路中心线的虚实:只要是实线,不管是单黄线还是双黄线,均“禁止掉头”。
一些马路绘有“黄色虚实线”,即双黄线一根是实线,一根是虚线。掉头时,应注意观察与自己紧邻一侧标线的虚实:紧邻实线,禁止掉头;紧邻虚线,允许掉头。
另外请特别注意:无论是在允许掉头的情况下,还是在不允许掉头的情况下,掉头的车辆都要让正常行驶车辆先行,如果由于掉头车辆没有礼让正常行驶车辆而发生了交通事故,则掉头车辆负全责。
以上就是鸿达驾校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驾驶技巧:城市道路哪些情况不能掉头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广大学员有所帮助。鸿达驾校报名咨询电话:15109706443
城市道路哪些情况不能掉头相关阅读:
如何躲避区间测速 躲避区间测速的方法技巧
区间测速是指在同一路段上有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当车辆经过这两个监控点时算的平均行驶速度,主要是为了判别车辆是否超速行驶。那怎样才能躲避高速上的区间测速呢?
例如某高速路段两个测速点之间的距离是120公里,该路段限速每小时120公里,车辆如果用1小时或多于1小时的时间跑完,那么其平均时速就低于120公里;如果在1小时之内跑完,那它就超速了。
区间测速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控车辆通过区间起点、终点的时速,并计算出车辆在该区间内行驶的平均速度,还能实时抓拍。车辆经过测速点时,车牌、车型甚至驾驶人的衣着、面部表情等都清晰可见。
由于区间测速是通过前后两个检测点进行测速的,有些驾驶人可能会发出疑问,如果在这个区间内变换了车道,会不会影响到测速效果呢?
据了解,区间测速是通过车牌自动识别系统实现的。在前后两个测速点的监控设备均是分车道抓拍,即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从最左边车道变线到最右边车道,电脑系统也可以进行自动识别比对,不会影响区间测速的结果。另外,如果车辆在测速终点前由出口离开测速路段,则不纳入测速范围。
由于区间测速不可能将道路上的每部车均进行拍照再进行对比,据交警有关人员介绍,一般采用“两点抓照”的方法:即在第一点时,如果有车超过额定的时速,就会先拍一个照,然后在一公里后的第二个点也是进行测速,并抓拍在此点中超过额定速度的车。
如果两个点均出现同一部车,就进行时间测算,将预设的距离除以两张相片时间,就可以计算其是否存在平均时速超过额定速度。如果不是就消除,一般是通过电脑对车版的自动识别功能进行计算的。
躲避方法:
1、如果看到有“区间测速”时,关键是在第一点上,这时千万不要快,(在额定时速度内即可)。只要这一点上通过,基本上就不会有被拍的可能(因为没有第一张照,就算有第二张也无法测出来)
2、如果第一个点不小心拍了,那也不用担心。接下来,将平均时速定在额定时速下,慢慢开,(一般是1公里),到了第二个点时,只要平均时速不超过额定时速,就是第三点也被拍,其两张相片的时间计算出来也不会超速。
此外,电子狗、行车记录仪这些设备还是不能少,关键时候必能排上用场。跑高速后及时进行电子眼违章查询,现如今驾讯通手机认罚认缴处理违章方便又快捷,再也不用担心去交警队费时费力!
一、区间测速工作原理揭秘
区间测速是一种以“平均速度”来计算的,这与原来的“瞬间测速”要来得人性化和科学。
其原理就是:通过测速区间内两次拍照,两次拍照的时间进行对比,就可以判断是否超速。
区间测速一般采用“两点抓照”的方法:即在第一点时,如果有车超过额定的时速,就会先拍一个照,然后在一公里后的第二个点也是进行测速,并抓拍在此点中超过额定速度的车。
如果两个点均出现同一部车,就进行时间测算,将预设的距离除以两张相片时间,就可以计算其是否存在平均时速超过额定速度。如果不是就消除,一般是通过电脑对车版的自动识别功能进行计算的。
例如成绵高速上某路段两个测速点之间的距离是120公里,该路段限速每小时120公里,车辆如果用1小时或多于1小时的时间跑完,那么其平均时速就低于120公里,意味着你没有超速;如果在1小时之内跑完,那么就认定你超速了。
区间测速功能强大,不仅可以测出你进出区间的速度以及行驶的平均速度,车辆经过测速点时,车牌、车型甚至驾驶人的衣着、面部表情等都清晰可见。很恐怖,有木有?
现在全国、全省大部分高速都有采用区间测速的方式,如此生猛的测速,那作为车主的我们有办法躲避吗?毕竟超速太多容易!
二、区间测速躲避方法揭秘
第一招:进“点”要慢
如果看到有“区间测速”,关键是在第一点上,这时千万不要快,要在限定时速度内行驶,只要这一点上通过,基本上就不会有被拍的可能。因为没有第一张照,就算有第二张也无法测出来。
第二招:测速区间匀速行驶
如果第一个点不小心拍了,那也不用担心,接下来,将平均时速定在额定时速下,慢慢开,,到了第二个点时,只要平均时速不超过额定时速,就是后面也被拍,其两张相片的时间计算出来也不会超速。
此外,电子狗、行车记录仪这些设备还是不能少,关键时候必能排上用场。跑高速后及时进行电子眼违章查询,现如今驾讯通手机认罚认缴处理违章方便又快捷,再也不用担心去交警队费时费力!
当然,躲避区间测速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超速”啦,毕竟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安全隐患多多,所谓“十次事故九次快”也是这个道理。与其绞尽脑汁地躲避测速,不如规规矩矩开车,安全又稳妥。